陶藝家
Christina Liu
這次Elegent Women人物專訪的主角「Christina Liu」,是一位熱愛陶藝的創作者,她的作品不僅是物件,更是她生活方式的具體實現,她喜歡美食,熱愛烹飪,餐具是她的主要創作項目。從與米其林餐廳的合作到為家人朋友準備餐點,Christina 用親手設計的食器傳遞手作的溫暖,並以她獨特的藝術視角詮釋生活的優雅。
採訪這天進入Christina的家,看到些許不同種類的花材,放在各種小小的容器裡。她笑說:「我很喜歡花,如果有客人作客或有晚餐聚會,會去買些喜歡的花來裝飾空間,有點生機與自然線條的氛圍。我的習慣是按照花的種類和顏色分別放進不同花瓶,然後再把這些花瓶擺在一起。」
說起Christina的陶藝啟蒙,來自家庭的耳濡目染,從小受到環境影響,Christina的奶奶是日本人,特別喜歡收藏骨瓷餐具,從小欣賞著奶奶櫥櫃裡的各種珍藏。因此在Christina心中埋下渴望創作的種子,雖然她大學主修為經濟與法文,但對陶的熱愛,讓她毅然決然走上藝術家道路。
Christina:「我從2009年開始學拉坯,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了。」七年前她搬到台灣成立工作室,將創作重心放在功能性強的食器與餐具。「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美食,也經常使用自己設計的碗盤來呈現親手下廚所做的料理。每當與米其林餐廳進行合作案時,會與主廚反覆溝通討論,花費很長的時間確認設計型式,以求作品的完美詮釋。」
先前她受邀在內湖TAO ART藝廊展出後,開始嘗試不同型態的創作,像是充滿個人色彩的《魚》,即是近幾年開始發展的雕塑作品。這天,Christina首度分享了她的粉色花瓶作品,「因為看到古代宋瓷,所以想把宋瓷較古典的形狀轉化成現代摩登的版本。」
目前Christina主要創作媒材是陶藝,她也分享自己對於其他材質的喜愛:「我一直對玻璃充滿著好奇與欣賞。不過玻璃創作所需的設備和機械相對複雜,有時會需要多人協作。陶瓷則是可以獨立完成的創作,例如拉坯時我可以一個人操作,它更適合我想要的創作方式。」
「陶土是最具可塑性的材料。只要掌握所需的技術步驟,它可以被塑造成任何形狀。我喜歡陶土創作可以被突然的靈感驅動,但同時也需要精確的技術知識才能實現成功的結果。這種想像力與技術可行性之間的拉扯讓我感到非常有趣,也讓我不斷努力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設計與作品。」Christina這麼說道。
問及身為藝術家的責任感與維持熱情的方法是什麼呢?她說:「作為一名陶藝家,創作的責任特別沉重,一旦作品完成並經過燒製,它的存在便是永恆的。它不會腐朽或腐爛,也不會燃燒成灰燼,更無法重新熔化並被鍛造為新的形態,我喜歡材料中這種保留永恆狀態的特性。因此,我設計和製作的每件作品都經過仔細考量。它對這個世界的價值是什麼?它必須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美好,才能值得存在。」
以陶為業讓她很快樂,過程也充滿挑戰。從設計到製作的每個細節,她都親力親為,確保每件作品都能精準傳遞出她的理念,「模具重、陶土也重,再加上粉塵,是這份工作比較辛苦的地方。」儘管如此,她仍然享受這個過程,特別是當她完成一系列作品,看到數量壯觀又整齊排列的餐具時,那份成就感總是讓她覺得一切都值得。而對她而言最放鬆的時候,就是忙碌結束在家有愛犬Beau陪伴,就是完美的quality time。
採訪後記
訪談中談到對優雅的詮釋時,Christina想起了她了媽媽。她說媽媽隨著年齡增長,依然保持得體外貌,不刻意追求年輕且接受歲月帶來的自然變化,這樣內外兼修的自信與平靜,就是她心中優雅的理想體現。每每採訪都能聽到對優雅的不同解讀與詮釋,那麼讀到這裡的您,是如何看待「優雅」的呢?
#ElegantWomen #Interview #ChristinaLiu #christinaliuceramics #劉子瑜